臺海兩岸中國人先後遭受老天的考驗, 亂世, 誰是我們心中的英雄!?
社會環境:
中國大陸, 共產極權政治. 台灣, 自由民主政治.
災難:
2008-05-12四川汶川地震, 2009-08-08南臺灣水災.
領導人:
國務院總理溫家寶, 總統馬英九
媒體評論:
美國世界日報社論
學者﹕反應遜溫家寶 親和力不足
馬英九總統, 八八水災即將進入下半場, 請您務必加油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引用: 美國世界日報社論 2009-08-19 08:56:19
美國世界日報18日社論:台灣風災悲劇,還在持續當中。高雄小林村遭滅村的慘象,震撼台灣,也震撼世界。北美華人繼去年四川地震之後,再度發起規模巨大的賑災募捐,不分兩岸,不分政治,華人全面動員,就是想把一份愛心,一份支持,送到災區,送到災民手中,中華民族的人溺己溺的傳統美德,再次在災難中得到體現。
但是,一場天災,常常因為伴隨人禍,而導致受害情況加劇,災民情緒失控,台灣風災也不例外。因為政府救災不力,速度緩慢,漏洞頻出,現場救災尚未完成,自然災害已經演變成一場罕見的政治災害,馬英九政府也面臨上台以來最大的危機,如果處理不當,將會影響台灣的未來。
人們已經開始比較,馬英九的救災表現,無法與去年溫家寶的表現相提並論。首先,當然是領袖表現出來的「悲天憫人」情懷,溫家寶的眼淚,溫家寶與災民,尤其是災區孩子們的互動,展現他的親民特質,受到災民的肯定。但馬英九在這樣的時刻,還是「法律人」的固定形象,言語之間,難以展現令人感動的「剎那間人性亮光」,其表現比總統夫人周美青都差很多,再加上媒體的挑剔,就變成了前所未有的形象危機。
其次,是領袖表現出來的當機立斷,溫家寶第一時間乘坐直升機趕赴災區,臨場指揮,甚至為調動不了軍隊公開發火,展現魅力魄力,讓全世界眼睛一亮,但是,馬英九視察災區緩慢,國安機制一周後才啟動,緊急命令就是不發布,依賴行政系統救災,自己不跳上第一線統籌指揮,從而錯失救災救人的黃金時間,再次暴露為人詬病已久的「危機處理」不行的弱點。
第三,是領袖表現出來的「敢作決定」的果斷,迅速平息民怨,溫家寶救災,早就超出了政治局常委平常的遊戲規則,而是在災難現場,整合各方官僚機制,各方應急部門,制定救災方案,甚至是救濟金額和災後重建承諾,給絕望中的災民帶來希望,而馬英九在災區表現優柔寡斷,被動接受災民質疑抱怨,根本無法主導大局,也講不出具體政策,在民主機制中,遵循體制程序沒錯,但在災難時刻,領袖個人的「英雄氣概,獨斷專行」,常常可以搶得救災良機,安撫災民情緒,創造社會團結,馬英九的人格特質,在政治貪婪的濁流中可以體現一派清流風範,但在泥石俱下的自然濁流中,難以「方顯英雄本色」。
有人說,在救災上,或者戰爭中,威權體制勝過婆婆媽媽的民主體制,其實,不論什麼體制,在危機處理上,領袖的個人特質常常起主要的作用。四川地震中的溫家寶是一例,古巴危機時的甘迺迪也是一例。
當然,政治處理沒有太晚一說,馬英九現在要做兩件事情,一是在未完的救災上展現魄力,強化救災指揮能力,善於利用外援,扭轉災民情緒,二是在追究責任上,不能空洞地自己扛起責任,保護行政院,不等民進黨追究,監察院舉刀,即使揮淚,也要痛下「殺手」,甚至撤換行政院長,這不是找替罪羔羊,而是體現權力向選民負責的決心,不然,如果在追究責任上都不及陳水扁時代初期的八掌溪事件那樣果斷,那麼,再支持馬英九的選民也會傷心落淚。
引用: 學者﹕反應遜溫家寶 親和力不足 2009-08-19
【明報專訊】台灣總統馬英九(相關)處理「8.8風災」備受抨擊,學者分析他有兩大問題,第一是決策反應慢,不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(相關)於去年5.12地震當天立即趕赴災場;第二是不懂得為災民療傷,竟然向被活埋獲救的女孩說﹕「你可以憋氣兩分鐘,真是不簡單。」
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副所長王家英指馬英九與美國前總統布殊(相關)相似,對大型災難完全沒危機意識,掉以輕心。他說,不只馬英九,負責官員對災情掌握亦很差,下情沒法上達。王又形容,馬英九予人感覺冷靜理性,親和力不足,難讓人覺得他是從災民角色出發。他估計,今次風波將打擊馬英九下屆2012年總統選舉的選情。
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比較布殊05年處理卡特里娜風災、溫家寶處理四川地震及馬英九處理風災,指作為政治領袖,處理危機最重要有兩件事,一是要反應夠快,溫家寶當時即時乘飛機到災區,馬英九則遲了一天,但是比布殊好。
另一件事是要為災民療傷,蔡形容災民最想聽的,是領導人說政府做得不夠好,說大家辛苦了,是要激勵士氣及讓災民發泄,而不是像馬英九般辯護自己的救災工作。
但他說,馬英九與溫家寶相比,有兩大局限,一是中國傳媒會全面配合政府,馬英九政府則面對很大傳媒壓力;二是嚴重災區多是台南民進黨控制的地區,令救災溝通上出問題。
2009-08-19
2009-08-16
訂閱:
文章 (Atom)